隆力奇大招商
感恩感谢直销博客网蹇总和公司领导们的支持与帮助! 手机: 18414132713 - 19159422713咨询电话
文章数量:855
点击人次:2678223
- ·2023年09月
- ·2022年06月
- ·2022年05月
- ·2021年01月
- ·2020年04月
- ·2020年03月
- ·2019年12月
- ·2019年11月
- ·2019年09月
- ·2019年08月
- ·2019年07月
- ·2019年05月
- ·2019年04月
- ·2019年03月
- ·2019年02月
- ·2019年01月
- ·2018年11月
- ·2018年10月
- ·2018年09月
- ·2018年08月
- ·2018年07月
- ·2018年05月
- ·2018年04月
- ·2017年09月
- ·2017年08月
- ·2017年04月
- ·2017年03月
- ·2017年02月
- ·2017年01月
- ·2016年12月
- ·2016年11月
- ·2016年10月
- ·2016年09月
- ·2016年08月
- ·2016年07月
- ·2016年06月
- ·2016年05月
- ·2016年04月
- ·2016年03月
- ·2016年02月
- ·2016年01月
- ·2015年12月
- ·2015年09月
- ·2015年08月
- ·2015年04月
- ·2015年03月
- ·2015年02月
- ·2014年11月
- ·2014年10月
- ·2014年09月
- ·2014年08月
- ·2014年07月
- ·2014年06月
- ·2014年05月
- ·2014年04月
- ·2014年03月
- ·2014年02月
- ·2014年01月
- ·2013年11月
- ·2013年10月
- ·2013年09月
- ·2013年08月
- ·2013年07月
- ·2013年05月
- ·2013年03月
- ·2013年01月
- ·2012年09月
- ·2012年08月
- ·2012年07月
- ·2012年06月
- ·2012年05月
- ·2012年03月
- ·2012年02月
- ·2012年01月
- ·2011年12月
- ·2011年11月
- ·2011年10月
- ·2011年09月
- ·2011年08月
- ·2011年07月
- ·2011年06月
- ·2011年05月
- ·2011年04月
- ·2011年03月
- ·2011年02月
- ·2011年01月
- ·2010年12月
- ·2010年11月
- ·2010年10月
- ·2010年09月
- ·2010年08月
- ·2010年07月
- ·2010年05月
- 【原创】 越来越多的人已退出你的朋友圈!你会选择发送朋友验证吗?
-
推荐阅读
越来越多的人已退出你的朋友圈!你会选择发送朋友验证吗?
微信的潜规则:你发的朋友圈,别人根本看不到!
我早上在朋友圈分享了一首自己特别喜欢的歌曲,不一会,有人评论:这首歌好难听啊。
我还在想着要怎么回复她时,我们一个共同好友帮我解了围:
嘴巴温柔一点,耳朵才能更听话哦,不信你可以试试呀。
看完心里只有两个字:厉害!
会说话真的是一个人的加分项,仅仅几个字,就看得出来情商很高。
出于好奇,我点开给我评论那个人的朋友圈:
今天的天气真像个傻X;今天跟一个丑X撞衫了,烦死了;只有我一个人觉得XX很丑吗;……看完之后,我默默点开她的头像,点了下面两个按钮。
高情商的人从不随意评价他人
现在有个新词叫“自杀式社交”。
意思就是:形容通过讽刺和贬低别人,来满足和填补自己的心理平衡。
这样的事在朋友圈里最常见。
你发个自拍,他说“P得都不像你了,你看我都是发原图”。
你发个心情,他说“文采不够,还不如我写得好”。
你去旅个游,他说“这个地方不好玩,我都不会去”……
这种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来获得一些快感的人,不仅情商低,而且没教养。
柏拉图说:智者说话,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;愚者说话,则是因为他们想说。
他们从不会考虑语言暴力带来的后果,因为让你不开心就是他们的目的。
如果你不理解什么是所谓的高情商,那么请你记住三点:保持分寸感,好好说话,与人为善。
与此同时,在以后的生活里,避免不了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,希望你在谈及别人的生活时,至少做到:不了解,请不要随意批判。不认同,请不要轻易否定。不喜欢,请不要带有偏见。
越来越多的人,正在退出你的朋友圈
一、上周,我想给朋友W寄我的新书,这才记起我俩好久都没联系了。
我和W是在一次笔会上认识的,她知道我名字后很兴奋,主动过来和我打招呼,介绍自己是一位大学老师,在朋友圈看过我几篇文章,觉得很有灵气,上课时推荐给了自己的学生,她说特别喜欢我的文笔,想不到在这遇上了。
那一天,我们聊得特别开心,有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。
后来,我和她又在微信上聊过几次,她说自己假期挺多,有时间会来看我,我还把自己的地址发给了她。
我平时太忙,很少有主动找人聊天的时候,好长时间,她都没有联系我,我也没联系她。但我一直记着她,所以新书出来,第一时间想着寄给她。
可是,我搜索了几遍她的名字,都没有找到,我怀疑她改了网名,就输入了我俩聊天时几个关键词,还是没有找到。
我想,她应该是把我删除了。
心里莫名一阵失落感。
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把我删除,我们之前并没有发生过什么争执,也没有不回过她微信。
我懊恼自己当初没有保存她的电话,但转念就释然了,如果她不愿再和我做朋友,就是留下她所有的联系方式,又有什么用呢?
或者,她觉得我的观点和她不再契合了吧,所以就把我删除了,很简单。
是的,三观不融,不必同行,各走各的也好。
我们这一生,就是在不断遇见,又不断分别。
不仅有人退出我的朋友圈,我也退出了很多人的朋友圈。
二、我手机卡里原来存着几百个人的电话,大部分都是工作关系,已经好久不联系了,有的我甚至只存了个姓氏加职务,根本想不起是谁。
那天,我批量删除了几百个电话号码,只留下几十个亲人和朋友的,其实,就算是这些人,也都很少打电话,有事在微信上就说了。
人生上半场,我的世界里人来人往,我和各色人等推杯换盏,把酒言欢,彼此留下联系方式,有无数个“朋友” 。
人生下半场,我开始做减法,从人海中走出,走到一个安静的小岛,上面只有很少的一些亲人,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,平时各自忙碌,偶尔海阔天空聊聊,就已经足够。
世间的一切,我犹如隔岸看花,已经云淡风轻。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我不再有任何头衔,只是一个喜欢文字的小女人。
那天,女儿问我,她是不是要像我一样活得简单。
我说:“不,你才十几岁,一定要过得花团锦簇,热热闹闹,人生上半场,你一定要去多交朋友,多认识不同的人,向优秀的人学习,你的格局,就是你读过的书,走过的路,见过的人。”
所以,该做加法的年龄,不要做减法。
如果说,人生上半场,是一场醉酒,下半场就是醒后了。醉时同交欢,醒时各分散,活在当下,才是最智慧的处世态度。
三、上初中时,我和珍珍是同桌,少年的心,都是喜聚不喜散,我俩每天白天在一起还觉得不够,恨不得24小时粘在一起,也说好做一辈子的好朋友。
后来,我俩上了不同的高中,虽然联系少了,但还是会经常约,可是,不知从何时起,我俩就走散了,失去了彼此的消息。
几年前,我在商场里试衣服,有人轻轻拍了我一下,我转过身看到一张陌生的脸,化着夸张的妆容,见我一脸迷茫,她赶紧自报家门:“我是珍珍啊,认不出来了吗?”
再次辨认,虽是浓妆,但眉眼依稀,声音也几乎没变,我兴奋地和她拥抱,身旁的人都一脸诧异看着我俩。
我赶紧说:“加个微信吧,回头再聊,这么多人看着怪不好意思的。”
到了晚上,珍珍果然来找我聊天,问了彼此的工作还有家庭,然后就陷入了沉默。我搜肠刮肚地想话说,也没有多少可说的,实在是分开已经太久了,彼此的生活早就没有了交集,根本不知道聊什么。
我借口给女儿做宵夜,结束了这次尬聊,从那以后,就再没聊过。
珍珍喜欢发朋友圈,透过那些动态,我也大致知道她的状况,我俩的友谊,就停留在了朋友圈里。
可最近却好久没看到她发朋友圈了,不知道她是不是把我删除了,也懒得去试探,无所谓,随她去吧。
看过这样一段话:
友谊这个东西已经被世人捧得太高,它跟永恒没有太大关系。换了空间时间,总有人离去,也终会有与当下的你心有相同的同伴不断出现,来陪你走接下来或短或长的人生。
所以不要念念不忘,也不要期待有什么回响。你要从同路者中寻找同伴,而非硬拽着旧人一起上路。
是的,当有人突然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了,不用问为什么,只是到了他(她)该走的时候了,你只需接受就好。
无论是恋人,还是朋友,得到的都是侥幸,失去的才是人生,所谓成熟,就是知道有些事终究无能为力。
四、朴树在唱《长亭外》那首歌时,唱到“天之涯地之角,知交半零落,一壶浊酒尽余欢,今宵别梦寒……”
他掩面而泣,几度哽咽着唱不下去。
或许,是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触动了他,让他不自觉代入;也或许,是他想起了前半生,那些来来去去的人,走进他的世界,又走出,如今,也是知交飘零。
当年,他和周迅那段轰轰烈烈的感情,被很多人称为金童玉女,两人都是非常有才华和灵气,但终究,他们还是分开了。
感情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了,两个相爱的人能够走到一起,有很多际遇,能够相濡以沫的,只有一人,更多爱过的人,都成了陌路,相忘于江湖。
五、这一生,我们遇过很多人,也错过很多人,这世间的一切,不过是借假修真,那些一直留在你身边的人,才最值得你珍惜。
至于那些曾经亲密后来渐行渐远的人,你不必责怪对方有了新伙伴,也不必惋惜情谊的逝去。
人生的路很长,更多的人只是路过你的世界,最多也就陪你走一段,能够在某一个时间,你们曾经相遇相知过,开心相处过,就已经很好。
山河远阔,人间烟火, 愿你我,在彼此看不到的岁月里,各自安好。
-作者-苏心,专栏作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