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--宁可做错,不可不做

我的日志

以前在学校的时候,同学间经常谈论的话题是:个人前途、人生观、爱情、美食。凡是不能得到的东西,谈论得最多;越是没经历的事情谈兴越浓;越是不知道的东西,最能雄辩。 凡是拥有了的,一般都不愿多谈,凡是未拥有的,一般有无限向往,这是人之通病。谈论最多的东西,是你最缺少的。反之,话越少的人,往往其内涵越是丰富。少年中,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够酷,其中的一条标准就是:少言语。小孩子们大致也悟到了这个道理。只是在这个世界上,真酷的人几乎没有(或者说我没见过),扮酷的人,何其多也。 我写文章大致也是一样,能激发写作冲动的题目,一般都是公司做得有所欠缺的地方。进入正题之前先穿插一个老故事:IT老英雄王安在他的回忆录《教训》中写道,他6岁的时候,在路上捡到一只小麻雀(当然是活的),欢天喜地拿着往家赶。到了家门口,想起母亲不喜欢这类小动物进房间,于是就将小麻雀放在家门口进屋去请示。母亲竟然破例同意了!王安急忙去拿他的宝贝。不幸啊!他看见小麻雀已经在猫的嘴里了。 王安小小年纪受到如此重大打击,促成他六岁时就立下志向:任何事做了再说,千万不要请示汇报(这是我揣摩的,不是原话)。 现实是,一个人做得越多,犯错的次数就越多,挨骂的次数就越多。 多做多错,理之必然。曾国藩云:名满天下,谤亦随之。 不做不错,因为错的对象都不存在了。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问题的起源与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管理讲究责权利的相符。当一个人主动或被动地去承担一份责任的时候,他心中总是在掂量:权够不够?利够不够?(当然还有能力够不够,此文中我们假定能力都够,只讨论人的能动性的问题)当他认为权或(和)利不够的时候,就会有多种表现形式: 1、遇到问题不收集材料也不提自己的见解与方法,只将问题提出请领导拍板。 2、为什么又是我?!张三从来就没事做。 3、这件事应该由相关部门解决。 4、最不可救药的是,既不说这件事可行,也不说这件事不可行,好像这件事不存在,无休止地把一件事拖下去。 我们还可以见到一种更麻木的情况,明明是该人的本职工作,由于长期在一种他认为失望的氛围中工作(也可能是一种客观存在),生成了一种习惯性懒惰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,有事能拖则拖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其表现形式与上述四条相同,更糟糕的是,他已将之上升为无意识的习惯,还自认为老成。 毛主席在《矛盾论》中一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。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。现代的说法是,人要有积极的心态。要一个人做事,当然要赋予这个人足够的权与利,但我今天是要讲矛盾的另一个方面:当事人怎样来理解责、权、利的问题。 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中有许多经典名句。在小布什的一次演讲中有这样两段话:"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美国重视并期待每个人担负起自己的责任,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,不是让人们充当替罪羊,而是对人的良知的呼唤。虽然承担责任意味着牺牲个人利益,但是你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更加深刻的成就感。";"在生活中,有时我们被召唤着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。但是,正如我们时代的一位圣人所言,每一天我们都被召唤带着挚爱去做一些小事情。一个民主制度最重要的任务是由大家每一个人来完成的。" 一个企业何尝不是如此。只有每个人尽忠职守,担负起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,卡住每一个细节,这个企业才是有生命力的。 我还记得大学时读肯尼迪的就职演讲,记住这样一段话:"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,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。" 在一个企业中,企业经常要这样来想问题:"我"为员工做了些什么?员工要这样来想问题:我为企业做了些什么? 在人生的长河中,一个人不愿主动地去承担责任,看上去没有损失什么,但实际上是在原地踏步,精神天天在萎缩,天天听到别人的成功与失败,就是与自己无关。勇敢地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个难题,不回避,失去的是狭隘的小我,当一个人跨过这些问题,就会感觉到自己的成长,感觉到天地的宽广,人生的意义。在公司工作的每一位员工,无论是年长的,还是年少的,为了公司的发展,为了个人的成长,也是为了个人的抱负,都应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与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。 矫枉必须过正:宁可做错,不可不做。[@more@]

«上一篇:大话管理   下一篇:祝贺您»

评论(0) 点击次数(2630)
评论(共0条评论)
用户名: 密码: 登陆后可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。